"
与其硬碰硬地对抗,不如用爱和理解去包围孩子,让孩子在幸福的环境中学会责任与担当。
"
有人说,逼疯父母很简单,只需要一个暑假,而比起暑假更令人抓狂的是,家中有个“难搞”的孩子。
有些孩子被父母称为“神兽”,安静听话是不存在的,拆家是拿手本领;精力极度旺盛,一整天不睡觉都是活力满满;还有一身反骨,最爱和父母对着干。
有的父母发现苦口婆心根本没用,就选择用“武力震慑”,而这不仅会让孩子更加叛逆,还会让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。
都说父母是驯兽师,但真正的高手,并不是靠“武力”去征服孩子,而是靠理解和爱滋养孩子。
养娃最怕“硬碰硬”,父母越强势,孩子越对抗。学会这4招,轻松培养出健康成长的孩子。
展开剩余87%不禁止:允许犯错,承担后果
《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》里有这样一句话:“人生总是要走些弯路的,小时候不走小弯路,长大了就要走大弯路。”
但身边有很多父母,为了孩子的安全,不允许孩子做这,也不允许孩子做那,宁愿给孩子看手机,也不愿意让孩子去大胆尝试。
可是孩子本来就好动,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,总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世界。
去年冬天,表姐带儿子去公园的沙坑玩,他一高兴,干脆脱了鞋子在沙坑里打滚。旁边的妈妈看了,一脸吃惊,而表姐就在旁边静静地等待。
来来往往也有孩子想要一起加入,可都被家长劝阻了,不是说沙坑冻脚会生病,就是说会把衣服弄脏,总之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。
但在表姐看来,只有让孩子真正体验过,他才会知道冬天玩沙子到底冷不冷,他才会明白沙子钻进鞋子里会不会不舒服,他才知道某些行为的背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。
父母念叨一百次,都不及孩子实实在在体验一次。
趁孩子还小,多体验,多试错,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智慧。
父母要做的是锻炼孩子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担错误的勇气,而不是盲目帮孩子扫除眼前的障碍。
父母放下担忧,允许孩子犯错,孩子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,学会承担后果。
不否定:表扬鼓励,提升自信
前不久刷到一个令人揪心的视频。
一个小孩子对着父母歇斯底里地吼道:“每次我考了99分,你们都要说为什么还差一分?为什么就不能鼓励我呢,我觉得我已经很棒了。”
这是不是说出了大部分孩子的心声?
在父母眼中,孩子总是一无是处,永远无法成为他们心中的完美小孩。
可孩子也需要被看见、被鼓励,他们的内心也渴望被爱。
孩子在一个自我认可的环境中成长,更容易拥有丰盈的内心。与大人不同,他们的成就感可能来自一件很小的事。
父母不能按照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,没有任何一位孩子天生就是优秀的。
苛刻的父母养不出自信的孩子,父母只有真正地发自内心地支持、认可孩子,孩子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拥有感知幸福、创造幸福能力。
不包办:小事放权,选择自主
小红书博主@惠姐,经常发布儿子兴泽的做饭视频,刚小学毕业的兴泽已经会做上百道菜了。
不管是中式美食,还是西式甜品,通通手拿把掐,熟练程度甚至让很多大人都汗颜。
除了厨艺,兴泽的学习也不用父母操心,小学毕业时还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上台发言。
这么一个优秀的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?兴泽在一个节目中讲了他最开始学做菜的经历。
他在4岁左右时,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妈妈做菜,那个时候他不够高,只能踩在凳子上,妈妈就让他做一些简单的择菜工作。
等到他七八岁的时候,已经能够着灶台了,于是他就和妈妈说,自己可以尝试做菜了。
妈妈教他做了不用开火的三明治,连续28天,兴泽每天都做三明治给妈妈吃。
正是因为兴泽可以在小事上自己做主,他才能将自己的爱好发展为特长,并从中不断获得满足感。
而这种满足感,会让孩子变得阳光乐观,甚至会给其他方面也带来正向影响,比如爱学习、爱阅读、爱运动等。
父母们都希望孩子未来可以独当一面,可孩子若是连小事都没有决定权,又如何在大事上做决定呢?
孩子不是机器,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梦想,父母只需要做守护者而不是主宰者。
不唠叨:多做少说,尊重孩子
李玫瑾教授曾说过:“观念是唠叨出来的。”
父母总是念叨孩子不爱干净,那孩子就会表现得更加邋遢;
父母总在孩子面前说成绩太差,那孩子也会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。
很多时候,父母的唠叨会给孩子带去负面影响,父母越唠叨,孩子越叛逆,以至于家里总是充满压力。
《爱与平常》里提到:“教育不是唠叨,而是做给他看。”
真正的教育是父母身体力行地改变自己,让自己成为光去照亮孩子。
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因为父母的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。
家长与其抱怨孩子不努力,不如好好想想,孩子为什么缺乏动力。
父母唯有多行动,少唠叨,做到尊重孩子,孩子才能拥有自由的成长空间。影响孩子并不是一句空话,而是让自己先行迈出行动的第一步。
毕竟,有担当的父母才能养出有责任感的孩子。
《培养高情商孩子》里提到:
“真正的管教有方,是让孩子乐在其中,让他产生一种与你交流和讨论的愿望,而不是让他感到被孤立、被排斥。”
是然,想要孩子成为参天大树,就不应去限制他们,而是让他们在风雨中长出自己强壮的枝丫。
所以,我们与其硬碰硬地对抗,不如用爱和理解去包围孩子,让孩子在幸福的环境中学会责任与担当。
作者:做只有趣的咸鱼,转载自读者(ID:duzheweixin)
统筹:赵翔
图片:物道
投稿邮箱:yedu@nandu.cc
▊ 南都君推荐
把世界当成“旅游村”,护照在手,说走就走!
在北欧环游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尽收眼底,还能感受冰与火的魅力;
大漠风光,无数人梦中的撒哈拉!摩洛哥的日出日落值得出现在你的旅行清单中;
草原、日出、动物狂奔,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,你在肯尼亚亲眼见证;
海岛度假,推窗见景,潜水喂鱼.....生活悠闲自得。
无论你是追求性价比的常规产品、还是4~6人的精品小包团定制,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。
发布于:广东省盛达优配-股票正规平台-股票上的杠杆-股票如何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